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三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8-24  编辑:陈宝杰  访问:

2025年8月21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与《档案与建设》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档案实践部门的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通过专题对谈、快闪汇报等形式,共同探讨档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方法与实现路径。

沙龙开幕式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伟超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校长李泽锋教授,《档案与建设》主编刘鸿浩,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档案馆副馆长周文泓分别致辞。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青年学者沙龙在营造宽松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争鸣、培育学术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寄语青年学者立足时代需要、勇于探索创新,为推动档案学科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伟超教授主持开幕式

刘越男教授作大会致辞

李泽锋教授作大会致辞

刘鸿浩作大会致辞

周文泓作大会致辞

本次沙龙设立四场平行对谈,围绕当前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对谈一以“档案学界与档案业界有没有双向脱节?”为题。参加对谈的有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任越,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馆员、研究四室主任张淑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赵跃,郑州航院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魏楠、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徐欣欣,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宁,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任琼辉,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讲师韩瑞鹏。学者们回顾了“双向脱节”争论的历史脉络,并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学界与业界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绩效评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融合路径。

对谈二聚焦“除了人工智能,档案界还能研究什么?”。参加对谈的有安徽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戴旸,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黄体杨,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冯湘君,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潘未梅,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阮,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孙晶琼,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康胜利,以及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左娜。对谈分别围绕“与AI共舞、祛技术之魅,铸学科之核”“档案出圈、乘数智之势,拓价值新局”展开,提出档案学必须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数字时代进一步探讨档案本源理论的建构、学科主体的捍卫和专业能力的重塑。

对谈三围绕“档案学科的所谓边界是什么?”展开。参加对谈的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陈烨,苏州大学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副教授谢诗艺,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苏焕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文,《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学术编辑室主任张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谢鑫,郑州航院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姬荣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崔浩男。学者们聚焦“为什么要讨论档案学科边界”“档案学科边界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档案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对谈,认为应锚定档案学研究对象,在跨学科融合中保持学术认同。

对谈四以“档案的数据要素化都有哪些伪命题?”为题。参与对谈的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姗姗,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陈建,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常大伟,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马双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黄玉婧,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讲师杨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蔡梦玲,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彭海艳。对谈辨析了档案数据要素化中的概念误区、理论陷阱与实践挑战,强调了档案数据要素化应遵循的价值与原则。学者们提出应回归档案原点,去伪存真,推动档案数据要素化破局与开局。

闭幕式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大伟主持。四组对谈代表分别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快闪汇报,浓缩展示了各场的讨论精华与核心观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档案馆副馆长周文泓作为青年召集人进行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对谈中的精彩瞬间与思想火花,肯定了沙龙在激发创新思维、促进深度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寄语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继续保持批判性思维、开放心态与学术热情。随后,下一届沙龙主办方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代表姜珊发言。她首先感谢本届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并代表辽宁大学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明年相聚沈阳,共同参与第四届未来档案学青年学者沙龙。

本届沙龙议题设置更具冲击力,对谈角色更加多元,为档案青年学者提供了高水平、有活力的交流平台。通过本次沙龙,青年学者们在思想碰撞中拓展视野,在交流实践中激发新意,也收获了合作与成长的契机,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富有创造力的档案学共同体,为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推动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信息管理学院李柯欣 陈静 文/图 陈宝杰/审核)